本文转自:海峡导报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
用镜头捕捉跨越海峡的共同记忆
“台湾媒体青年漳州行”采风活动启动
14日晚7时许,华灯初上的漳州,迎来了台湾媒体青年一行,他们或步行或乘坐观光车,开启了一场在漳的深度体验之旅。从北广场到太古桥小吃街,从徐竹初木偶馆到非遗展示馆,他们穿梭于古街巷陌,感受着漳州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。整条路线涵盖了香港路石牌坊、台湾路等多个标志性景点。
在徐竹初木偶艺术馆,橱窗里陈列的木偶头雕刻精细,与台湾歌仔戏里的木偶造型几乎一模一样。木偶雕刻大师徐强老师和台湾媒体青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,介绍了木偶戏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情况。现场,木偶表演艺术家还为台湾媒体青年表演木偶戏。在手指翻飞间,木偶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。
“很精彩,看得津津有味。”中国海峡新闻社海峡新闻网记者张瀚中在看完木偶戏“雷万春打虎”片段后说,这让他回想起小时候在台湾高雄观看“武松打虎”布袋木偶戏的场景。“小时候家楼下搭起戏台,许多小朋友围坐在一起,聚精会神地欣赏木偶表演,那段记忆至今鲜活。布袋木偶戏竟然源自漳州,再传至台湾,很神奇,有种同根同源的感觉。相对于台湾的布袋木偶制作,漳州的更精细,表演中打老虎翻来覆去的动作十分精彩,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在漳州古城,台湾媒体青年看到了与台湾如出一辙的小吃与技艺,当他们步入古城一家名为“茶之序”的闽南功夫茶馆时,更真正触摸到这片土地最日常也最深远的文化肌理。身着传统服饰的茶艺师以娴熟的手法展示了闽南功夫茶的冲泡技艺。从温杯烫壶到高冲低斟,每一个步骤都透露出对茶文化的尊重与传承。
“看完闽南功夫茶的冲泡技艺表演以后,我认为闽台两地的饮茶习俗非常相近。例如,当家中来客时,台湾与漳州多数家庭都会以泡茶招待,这种‘家家户户自家泡茶’的待客之道,是两地共通的生活场景。”台湾新闻云记者胡峥嵘说,“在个人品饮偏好方面,金门县一带习惯冲泡‘生’的岩茶,而我本人常饮的是台湾冻顶乌龙茶及高山乌龙。同时,我也特别喜欢喝漳州茶——白芽奇兰。”此番分享不仅呈现了胡峥嵘个人的饮茶喜好,更从日常习俗层面印证了台湾与漳州一脉相承、韵味相近的茶文化底蕴。
台湾人民报记者吕冠霆说股票配资知识网推荐,这一夜的古城,不只是观光,更像是一场“文化寻根”,“我们在镜头里捕捉的,不仅是建筑与美食,更是那份跨越海峡的共同记忆,原来‘台湾味’本就是‘漳州味’的延续。”
盛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